《神學與生活》

| | | | 轉寄

聖堂與食堂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讀中學時,是在一所寄宿學校。住校生約有一千多人,吃三餐是件大事。時間到了,只見大餐廳門口排了長龍,老師看手錶,準時放人進去。在食堂中大家鬧成一團,管他餐廳規則,只在老師怒斥時,才稍事安靜。

菜色常是學生坐定後評論的事情,紅燒魚、炸豬排、炒甘藍、滷豆乾,不合意的都大聲批評。廚師將這些都看在眼裡、聽在心裡,也和負責伙食的學校行政人員協調溝通,為的是符合學生的口味,建立自己的聲譽。這也正是基本經濟學原理的呈現:供給與需要必須配合,才能達到彼此最大效益;而兩種行為的終端,就是生產與消費。

十八世紀工業革命的標誌,就是機械化大量生產,製造出統一格式的產品,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從而進入資本主義的工商社會制度。生產的貨品,必須有通路、有銷售,才能得到利潤,於是,設計廣告,刺激消費,成了商業必要的行為。過度生產,會導致過度消費,甚至盲目消費,這是現今物質文明國家社會常見的現象。
  

■ 消費文化也在教會流行

論到如此的消費行為與消費文化,平常百姓是不會去注意分辨的,大都跟著社會的腳步走。而我們也知道,現今的教會,往往是受到社會的影響,我們不能說是受到感染,而是生活環境及文化必然是教會生活的基礎;基礎的型態,就決定教會的型態,除非教會與這文化基礎分別出來,但這又是很困難的事情。

什麼是「消費文化」呢?從尋道的不可知論者喬治‧巴塔耶的論點來看,消費從生產而來,人類生產是為了滿足需要。在生理、生活、生命上各項需求,都要由生產行為造出物質,而後消耗(消費)以滿足之。在資本主義思想中,生產的基本觀念是「有用的」、「有效的」,能獲取利潤,就是有效。在有效的功利觀念中,不得不去想到發展成長,於是成長就造成擴張的壓力和消耗的壓力,舒壓之道,就在於消費平衡。而消費行為是為獲取、利用,達到滿足的目標。

宗教改革以降,與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的關聯,讓無法進入「神聖世界」的信徒轉而在物化世界中得到神格定義的滿足,也就是消費教會「上層」的生產,來完成「教會經營(濟)」。(參考《情慾、消費與一般經濟──喬治‧巴塔耶文選》,汪民安編,吉林人民出版社,筆者依原英文書名〝Eroticism, Expenditure and General Economy〝,將書名另譯)

以賽亞書五十四章2節:「要擴張你帳幕之地,張大你居所的幔子,不要限止;要放長你的繩子,堅固你的橛子。」馬太福音二十八章19節:「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在現代教會增長的要求下,這經文是教會福音廣傳,信徒人數倍增的大使命異象,是每個基督徒都應該要具備的心態。然而,當教會不是自然健康,按著時候結果子的生長,而是要用各種方法技巧來讓人數、教勢強大時,這樣的經文就會是帶著壓力的口號。

這就像在世俗企業成長的觀念下,認為教會也要成長,否則就是失敗。從教會帶領者到跟隨的信徒,在成長為目標的成功壓力下,就要運用有效的方法產生成果。同樣的要有信徒配合「消費使用」這些方法,以致達到成長目標的滿足。綜觀今日追求成長的教會,很多都流入這樣的模式中。這就是消費文化在教會界流行的原因。而如此的產銷供需平衡帶出的消費文化,在教堂中猶如在食堂中。

  ■ 教會中的消費文化現象

聽過一個說法:各猶太─基督教派崇拜禮儀時都有一種象徵。猶太教是燈台,天主教是聖餐餅杯,東正教是香爐,改革宗基督教是講台上的大聖經,而新興基督教派則是鼓。為了有效吸引青年人,樂團是敬拜不可少的配備。新歌、樂手、主唱,都在敬拜中受年輕人的注目,這與教會外的演唱會如出一轍。主張革新者說,福音內容不變,包裝可變。即使如此,仍不脫消費文化概念。「有用」、「獲得」、「滿足」的功能性,在這樣的敬拜方式產生。好的消費品,自然吸引消費者了。

東南亞一間華人新興教會,主日崇拜很熱鬧,鼓樂唱詩聲如排山倒海,氣勢非凡。當「熱身」後,牧師一上台,台下弟兄姊妹報以熱烈掌聲和口哨聲,彷彿是明星登台般。另一個東南亞籍的牧師到台灣開特會,頭上帶了麥克風,一會兒高舉雙手大聲喊叫,一會兒單膝跪地虔誠祈禱。舉手投足間,戲劇效果十足,無怪乎台下的青少年及青年人深受吸引。這,也是在消費文化的信仰中。

若是這些表演性的聚會崇拜被認為層次不高,那麼神秘性的醫治趕鬼說預言方言聚會,就應該有神聖的同在吧?!

我們常見的一些醫治特會,用群眾醫治來滿足與會者的需要,用個別醫治來彰顯聚會的功能。真正的、有效的、全面的醫治功效,似乎不曾見過,當然主事者有其說詞。若將個人得醫治時作見證當作代言人,會眾一起跟著做動作的行為當作搶購,這就構成了消費畫面。時下開始流行網路聯播聚會,台灣有個教會的禱告會,藉著網路連結到許多教會,這些教會一起加入這醫治禱告會。遠在百里外的一位姊妹,看著網路電視,跟著台上牧師禱告,居然病得醫治,令人嘖嘖稱奇,卻又不能否認。但,這不正是(電視購物台)消費文化的理念嗎?
  ■ 合宜的運用


以上種種現象,雖然可評之為教會消費文化,讓教會的抽象神聖成了具象物化的世界,但事情不能只往負面看。第一,消費文化在現代教會要求增長時運用之,有什麼錯誤?第二,不論得不得時,運用與處境相同的方法(向外邦人,就做外邦人),只要福音傳開了,有何不可?第三,天國是努力的人進去的,消費思想可讓大家(領袖和信徒)一起盡力奔向天堂(除非領導者私下不信)。我們不能全盤否定新興教會所表現的,因為大家都是為了福音的緣故。只是,我們要探討:運用消費文化的動機是否純正。若是為了績效,為了錢財,為了名望,為了勢力,為了地位,這樣運用消費概念來經營教會,就應被指責。

基督教兩千年來的歷史,教會在不同的時空、不同的族群中掙扎奮鬥,持續傳遞綿延下來。教會遇到的挑戰,與時俱進,總是在真理之下,尋得融入生存環境,並將福音播下四方。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如何讓教會繼續在地上作光作鹽,成為世人的希望,是我們的課題。有策略、有效率的傳福音,擴大福音果效是正確的概念。但純粹的世俗消費文化及為滿足欲望而利用教會者,絕不可取。消費文化固然已在許多教會中存在,但若合宜的運用,為了福音的緣故,也不必苛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