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与生活》

| | | | 转寄

分龄牧养还是跨界的群体?一起来神学反思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图片提供/123RF


神学思考不该只是神学院的学分而已,而是一种日常生活的思考练习。让我们一起来对「分龄牧养」做神学反省。

神学思考的循环

不同的实践神学家用许多不同的专有名词来描述实践神学的动态循环,我喜欢用四个阶段来描述实践神学的探索过程:

1. 描述当下的实践: 实践神学探索的第一步,就是要仔细辨识出当下的实践。在这个阶段会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人们在做什么?」光是简单地描述这些实践,本身就帮助我们聚焦,使我们意识到人们到底在做什么,进而促使我们思考人们为何要这样做。

2. 探索处境中的实践:所有的信仰实践,都发生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中,根植于具体的处境。探索处境中的实践,即是对其进行的厚描述(thick description),借助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视角来探索认识「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是这样?」、「哪些叙事、道德规范、社会文化脉络和行动者的角色影响塑造了人们行动?」、「当下的实践中又蕴含了哪些叙事、伦理规范和人性的需要?」

3. 神学反省:对当下的实践有深入的认识之后,我们把前两阶段所得到的问题和分析带到上帝的启示前,以对基督徒具有规范性的文本为基础,分辨三一上帝在当下的处境正在做什么。在这过程中,圣经研究、系统神学、教会历史、神学历史这些学科,都成为帮助教会聆听上帝话语的工具。在圣灵的带领和光照下,信徒群体运用想像力整合的行动,把圣经世界跟我们的世界接合在一起。

4. 更新当下的实践:当教会忠心聆听三一上帝,细心体察我们的处境和其中人们的情况后,接着要问「上帝在这当中在做什么事?」、「上帝的主权和心意如何能在此处境中被彰显?」、「有哪些圣经经文、神学论述,提供我们资源和想像力来回应此议题?」、「在教会历史中是否有类似的情况可以供我们参考?」德国神学家潘霍华写到:「负责任的人直接注意到的,会是他们那些在具体情况中的具体邻舍们。他们的行动不是预先决定,也不是一个永恒的原则,而是伴随着处境持续发展……他们在具体的处境中寻求和理解,并遵行那些是必须的行动,或所谓『上帝的吩咐』。」

再思分龄牧养

我们可以试着用这个模式,来思考一个相当普遍的牧养方式。

1. 描述当下的实践:青少年事工服事者往往出于善意,采取「分龄」牧养的策略,把青少年与成人分开,建立专属青少年的团契和小组。若资源够多,教会则成立为年轻人打造的崇拜,聘请专门负责牧养青少年的传道来管理和发展。

2. 探索处境中的实践:这种分龄的牧养具有「心理性」的优势。许多青少年成长于破碎的家庭,对权威式的长辈人物反感。此时,若暂时避免青少年接触到这些会引起他们反弹的长辈,而是用同侪来吸引他们来到教会,青少年工作者再用各样方式争取他们的认同,和他们打成一片,的确可以绕过困难,把青少年留在教会中。这种策略同时也具有「社会性」的优势。如同传统家庭中教育的功能,如今被外包给市场中各式各样的教育机构;家族中互助的保险功能,也外包给专业的保险公司,今日的青少年早已习惯在各样同温层中靠自己求生求存,而教会的分龄牧养正好投其所好,使他们不用学习与他们认知中思想僵化又无聊的大人们打交道。分龄牧养的背后,其实反映出我们所处的这支离破碎的现代社会。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游走于不同的群体和价值观中,被不同机构和势力拉扯。但在破碎化的社会中,加上快速变迁的流行文化和科技发展,世代之间的鸿沟日益扩大。

3. 神学反省:创造和救赎万物的三一上帝从未离开过这支离破碎的世界。在人类历史中,上帝跨越创造者与受造者的界线,道成肉身来到我们当中。在世上与门徒相处的三年,神子基督耶稣跨越宗教人士所认为的圣俗界线,与税吏和妓女同坐席。在逾越节的晚餐前,耶稣跨越老师和学生,主人和奴仆的界线,亲自为门徒洗脚。在十字架上,三一上帝的自我牺牲,在暂时失去彼此的痛苦中跨越了审判和审判者的界线,亲自承担世人的罪恶和苦难。三天后耶稣从死里复活,跨越死亡和生命的界线。耶稣复活后的第一个五旬节,圣灵浇灌门徒,说起各国的方言,跨越了种族和语言的界线。

整本圣经见证了三一上帝「跨界」的实践,同时赋予了跨界更深刻的内涵。三一上帝的跨界不是无根的漂泊,也不是自我实现的旅程,而是透过「舍己」与他者「同在」。他进入人类历史的现场,参与在人们的各种经验中,透过「舍己」来跨越圣洁与罪恶的深渊,把自己交付给他所要挽回的人们。青少年事工作为教会对青少年的牧养工作,需要被放在这整个救恩历史的叙事中被挑战和重塑。

4. 更新当下的实践:建立青少年也不是为了使教会有更多的会友,而是为了培养忠心参与在上帝宣教使命中的宣教士,在他们所在之处忠心地作主门徒。发展青少年事工,不是为了延续教会的发展或持续的壮大,而是为了忠于上帝对教会的呼召。青少年不是教会要去「赢得的未来」,而是要去「拥抱的现在」。牧养青少年更不只是教会青年传道和青少年团契辅导的责任,而是上帝对整个教会大家庭共同的托付。

青年事工的践行不是领人去敬拜青春本身,而是呼召青少年来敬拜创造人类各个生命阶段的上帝,从中体验上帝的美善和荣耀。青少年的布道事工,不是邀请他们作一次性的个人决定,而是邀请他们「加入三一上帝的团契和所创造的新群体」。打造牧养青少年的崇拜也不是试图建立一个专属某类型青少年的同温层,而是要创造一个安全的空间,让青少年在其中与年龄背景想法相异的人,一起从上帝的话语中学习彼此相爱;跨越年龄、性别、性格、家庭背景、政治立场、社经条件的差异,朝向我们被呼召的那共同的荣耀未来而前进。




本文网址: https://shop.campus.org.tw/cm/ebooks/EVAL/20170708/201708Eval3.htm